中國傳統習俗 | 二月二龍抬頭
2024-03-11
春節、元宵節的喜慶還余味繚繞,“二月二”又如期而至。農歷的二月初二,俗稱龍抬頭,青龍節亦稱春龍節,春耕節,萬神都會、土地神誕日,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。
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,和風化雨的主宰,而農歷“二月二”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。從節氣上說,農歷二月初,正處在“雨水”、“驚蟄”和“春分”之間,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,會舉行敬龍祈雨,放生,以求一年吉祥豐收。
二月二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。伏羲氏“重農桑,務耕田”,每年二月二這天,“皇娘送飯,御駕親耕”,自理一畝三分地。后來黃帝、唐堯、虞舜、夏禹紛紛效法先王。到周武王,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做法,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。于二月初二,舉行重大儀式,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。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“春耕節”、“農事節”。
”龍抬頭“,萬物生發、昂首挺胸,揚眉吐氣的意思,故自古以來,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,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、轉來好運的日子。
讓我們一起通過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,探尋隱藏在“二月二”這個盛大節日背后的巨大能量,以正確的儀式和姿勢,過一個充滿歡樂的節日,圖個吉祥如意好兆頭。